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疾病,多由蚊子傳播,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發病較多,全球仍有99個國傢和地區存在瘧疾疫情。
對全世界大約二分之一的人而言,瘧疾迄今仍是公眾健康所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之一。這種疾病導致貧困,使傢庭難以維持生計,非洲、南美洲亞馬遜流域、東南亞湄公河三角洲及其他地區有太多的人被它奪去生命。僅在熱帶非洲地區,瘧疾每天造成近3000人死亡。幼童和孕婦染病的風險最大。
瘧疾癥狀包括發熱、頭痛、嘔吐等,嚴重時可引起死亡。世衛組織估計,全球每年因瘧疾而死亡的人數約為53.7萬至90.7萬人。
2007年5月第60屆世界衛生大會確定每年4月25日為“世界防治瘧疾日”,旨在推動全球進行瘧疾防治。
2016年4月25日
世衛組織和合作夥伴每年都圍繞世界防治瘧疾日的一個共同主題團結協作。今年“使瘧疾得到永遠控制”這一主題體現瞭《2016-2030年全球瘧疾技術戰略》確立的“無瘧疾世界”願景。該戰略於2015年5月由世界衛生大會通過,其目標是在未來15年大幅降低全球瘧疾負擔。該戰略提出瞭雄心勃勃但可以實現的具體目標:
將瘧疾新發病例比例至少減少90%;
將瘧疾死亡率至少減少90%;
至少在35個國傢消除瘧疾;
在所有已無瘧疾傳播國傢中防止瘧疾復燃。
2016-2030年的時間安排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一由聯合國所有會員國批準的全球發展新框架保持一致。
根據世衛組織發佈的《2015年世界瘧疾報告》,全球瘧疾病例和死亡數自2000年以來出現瞭大幅下降。通過大幅擴展使用藥浸蚊帳、診斷檢測和抗瘧藥物等防治瘧疾的有效工具已經取得瞭工作進展。
但依然存在重大挑戰:全球約有32億人(近世界人口的半數)面臨瘧疾危險。2015年時估計有2.14億瘧疾新發病例和43.8萬例死亡,這主要發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數百萬人依然無法獲得瘧疾防治所需的服務。
每年的世界防治瘧疾日為彰顯在瘧疾防控方面取得的進步,並承諾繼續做出投資和采取行動,為抵抗這一致命疾病加快取得進展提供瞭機會。要實現“全球技術戰略”目標,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對瘧疾控制的年度投資提高兩倍,到2030年時每年達到87億美元。
上一篇:4月18日國際古跡遺址日
下一篇:5月29日國際維和人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