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的習俗“療疳節”

在甘肅這塊神奇的土地上,遺存下來的傳統年俗及與年節有關的民間藝術,保留瞭我國農耕文化的特點,保留瞭原始古樸的圖騰文化,保留瞭民間習俗的原始生態面貌,保留瞭我國先民傳統的哲學、美學和造型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被專傢視為寶貴的“活文物”。這些年俗中除迎春掃塵、吃“臘八粥”、紮花燈、送神迎神、耍社火等較普遍的習俗外,尚有許多獨特而內涵豐富的風俗。“療疳節”是這一獨特風俗中最有意味的一種。

療疳節——跳疳

如果把正月看成是一臺晚會,那麼正月十五是這臺晚會的尾聲,但地處甘肅中東部的靜寧縣的人,正月十五並不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年的結尾,而真正的過年的結尾曲就是正月二十三的晚上“療疳節”的開始。

“療疳節”是靜寧人的節日,也是生活在貧苦山溝裡純樸老百姓留傳下來的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療疳節——揚糧食花,看一年什麼糧食豐收

他們在正月二十三這一天一大早都上山尋燎疳柴火。然後放在大門前,到瞭晚上,開始點火“跳疳”。

“燎疳”就是把一年中的晦氣被熊熊火焰燎幹凈。

人們認為一燎百瞭就會幹幹凈凈、百病不生。隨著這一天的結束,鄉村人的年算是真正過完瞭,就等著二月二龍抬頭時下地幹活啦。(攝影:王知三)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