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雲南德欽的春節習俗

雲南德欽的春節習俗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德欽全縣雖然隻有7萬人左右,卻有著豐富的多元文化,而春節就是一個集中展示各種文化的最大的載體。德欽以藏族為主,部分村落還有傈僳、納西等民族聚居。春節裡,各個村落不僅有弦子、鍋莊、熱巴等傳統文化的展示,也有神山祭祀、“刀贊”、射箭、“卡夏”、賽馬等傳統民俗活動。人們盛裝參與活動,也是一次民族服飾的大展演。德欽的春節一般都要過上15天,也有12天(意為一年的12個月)。

春節是傳統文化大舞臺

奔子欄鍋莊早已經進入瞭國傢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德欽弦子、熱巴也都是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說到弦子,在德欽,有句諺語:藏族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其實就是弦子舞在藏民生活中的普及程度的寫照,春節裡,悠揚的弦子響徹村村寨寨,長袖飄揚,歌聲嘹亮,舞場往往通宵達旦熱鬧異常。

鍋莊則是金沙江沿線藏族群眾跳得最為絢麗,雖然德欽縣人口不多,卻有著廣闊的國土面積,金沙江和瀾滄江兩條大江從境內蜿蜒流過,同時也孕育瞭豐富的文化。在奔子欄鎮,正月初八是最為隆重的一天。這一天,要舉行“拉色”活動(藏語意為接福),早上的祭祀活動結束,不論男女老少,這一天都要穿上壓箱底的盛裝,老人們排在隊列的前頭,按年齡順序依次排成圓圈,那矯健的舞步絲毫不遜色於年輕人,孩子們在後面照樣舞得有板有樣,鮮艷斑斕的服飾使整個舞場變成瞭彩色的海洋,和著節拍在春節裡蕩漾。

熱巴舞在德欽的春節裡也是必須保留的文化節目,在雲嶺鄉斯農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都會跳上歡快的熱巴。熱巴歡快的鼓聲和著鏗鏘的鑼聲和鈴聲,男舞者手裡的犛牛尾巴和腰上的“達札”(犛牛毛編制而成的彩色帶裙)在舞場翻飛,女人們旋轉成一朵朵移動的“塑料花”,不時掀起的高潮總使人熱血沸騰。

弦子在德欽春節裡的分量就更不用說瞭,每一個村寨不管什麼時間都能聽到悠揚的弦子,還有各村之間會組織弦子隊互相交流切磋,每逢這個時候,往往你來我往跳個通宵達旦還不知疲倦,場外的老人們也是忠實的觀眾,他們在欣賞舞姿和旋律的同時,還對弦子的唱詞總是回味無窮,老人們也照樣可以看到天明。

春節是民俗文化大平臺

除瞭歌舞文化,德欽的春節還是民俗文化最大的平臺,神山祭祀是村村寨寨必不可少的活動,在德欽,藏民對山水自然賦予瞭靈性,認為自然也是和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思想,尊重自然演繹出的神山祭祀活動豐富多彩。“刀贊” 藏語稱“百諧”,跳時全村每戶派一男丁盛裝出場,舞刀祈福。在斯農村,“刀贊”是祭祀活動的重頭戲,這一天,不亞於一個盛大的服飾表演。相傳“百諧”是古時村民為消除戰亂,祈求平安的一項傳統祭祀活動,延續至今已經成為一項傳統的民俗活動。

“百諧”既是祭祀活動的一個儀式,也是一個獨立的傳統民俗活動,村裡每戶一個男丁在這一天必須參加“百諧”。“蘇夏”是村裡男人最為隆重的帽子,他不同於金邊帽和狐皮帽,隻有在最為隆重的活動中才戴上,長刀是“刀贊”的道具, “吉祥的日子裡,我們一敬天地,賜給我們帶來幸福的生活,再敬尊敬的共產黨,為我們帶來平安吉祥,三敬慈祥的雙親,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好人……”朗朗上口的說詞伴著閃閃的刀光起舞,頗具康巴漢子的英武陽剛。

春節裡,德欽縣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射箭也是好些村落的春節活動之一,村裡的男人們盛裝出場,在射箭場彎弓搭箭,從7、8歲小孩到50多歲的老人都要參加射箭,甭管你射得中靶子與否,笑聲裡充滿瞭和諧和喜慶。像德欽縣的江坡村,在每年桃花盛開的季節,都要開展盛大的射箭節,全縣的射箭愛好者都前來一顯身手,康巴漢子們不僅射得一手好箭,還得會拉弦子,悠揚的弦子聲可以給射手們加不少分,活動的初衷就是要求藏族男人必須能文能武。弦子聲聲,唱出瞭藏傢兒女美好的生活,村裡的女人戴上瞭各種金銀首飾,男人們手拉弦子,盡情歡暢的唱著、跳著,村裡的老人們是忠實的觀眾,看著大傢在舞場裡的跳舞,他們也跟著笑得合不攏嘴,有些年輕人還不時跑出舞場到場邊老人們面前請教弦子的唱詞,老人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傾囊相授,因為場外的爺爺奶奶也都曾經是弦子舞場的“明星”。

春節是鄉親們幸福團圓的節日

不同於大城市的“封閉”,這裡所說的“封閉”是鄰裡之間缺少交流。德欽的春節往往都是吃“百傢飯”,每天的活動使大傢喜笑顏開,就連吃飯也是一次歡樂的活動。村村寨寨在春節裡都有“涅瓦”(意為值司)每年輪流負責組織活動以及村裡的“團圓飯”。春節裡,大傢要集體宰殺牛羊,全村老少坐在一起,喝著青稞美酒,吃著大碗肉,那滋味一點不遜色於任何山珍海味。

大傢坐在一起, “當諧”“ 卡夏”“祝酒歌舞”隨興而來。“當諧”是藏區群眾在節慶之時的一種演講式的說辭,既有嚴格的典故說法,也有即興的說教。一般坐在首座的老人們開始說“當諧”,其中既有傳統的孝老愛親、為人之道的說教,也有禮義廉恥規范的說教,當然還有最美好的祝福。

“祝酒歌舞”藏語叫“綽戲”,舞者都要盛裝出場,每個舞者手捧盅子,在盅口用酥油點綴,以示尊重,載歌載舞。在德欽,雖然每個村子的“祝酒歌舞”內涵大致相同,但是卻有著許多的各地特色,特別是燕門鄉的部分村落,“祝酒歌舞”以其高亢嘹亮的歌聲和活潑灑脫的舞姿受到大傢的喜愛,燕門鄉的“祝酒歌舞”也多次代表德欽縣參加外地的大型活動,頗受歡迎!

“卡夏”是男女老少都特別喜愛的活動,詼諧幽默的話語總使大傢捧腹大笑,平時的一些小毛病在“卡夏”中被無限放大,在笑聲中諷刺瞭不良習慣,約束瞭大傢的行為。

總之,春節裡,德欽的每戶人傢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裡,但凡在外地工作的、求學的、謀生的,都要想方設法回傢過春節,因為全村父老鄉親在一起不分彼此,團團圓圓的歡聚時光是任何物質所不能比擬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