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一詞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又稱“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傢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臘八節,俗稱“臘八”,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
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1、臘日
李先芳
臘日煙光薄,郊園朔氣空。
歲登通蠟祭,酒熟醵村翁。
積雪連長陌,枯桑起大風。
村村聞賽鼓,又瞭一年中。
2、臘月八日於剡縣石城寺禮拜
孟浩然
石壁開金像,香山倚鐵圍。
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
竹柏禪庭古,樓臺世界稀。
夕嵐增氣色,馀照發光輝。
3、臘日
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傢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臘節
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5、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陸遊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6、臘八日雪參議林郎中有詩因次韻
喻良能
玉樹參差見,銀花子細看。
淖糜分臘序,圓炭度朝寒。
冉冉頭新白,匆匆歲又殘。
聊憑一杯醉,忍把兩眉攢。
7、臘八
夏仁虎
臘八傢傢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8、臘日
陶淵明
風雪送馀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9、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宋代:汪莘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
念如今,此意誰同。
溪光不盡,山翠無窮。
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輿乘興,薄暮疏鐘。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陣,曉枕雲峰。
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10、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
宋代:蘇軾
衛霍元勛後,韋平外族賢。
吹笙隻合在緱山。
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
他時一醉畫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11、己卯臘八日雪為魏伯亮賦
宋代:虞集
官橋柳外雪飛綿,客舍樽前急管弦。
僧粥曉分驚臘日,獵圍晨出憶殘年。
白頭長與青山對,華屋誰為翠黛憐。
惟有寒梅能老大,獨將清艷向江天。
12、臘八粥
清代:王季珠
開鍋便喜百蔬香,差糝清鹽不費糖。
團坐朝陽同一啜,大傢存有熱心腸。
13、臘八日與墨池野酌遲丘月渚
明代:楊慎
散步謫仙橋,嚴寒酒易消。
雲容將變朔,風信巳鳴條。
隻為朋從好,渾忘旅寓遙。
清吟遲月渚,剪燭永今宵。
14、臘八日水草庵即事
明代:顧夢遊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隻應水月無新恨,且喜雲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閑遊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發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15、臘八日夜直
清代:曾國藩
翻從官宿得閑時,仙掖深深晝掩帷。
靜向古人書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濃饘說獻宮中佛,晴雪看分禁裡墀。
日暮武英門外望,並闌冰合柳枯垂。
16、臘八
明代:釋函可
畏寒誰復睹明星,破寺柴門手自扃。
負屈以來經廿載,任教風雪夜冥冥。
17、西江月其三臘八前二日寫梅,壽內四十八歲
清代:姚華
雪後苔枝綴玉,春前鐵萼簪紅。
湖雲凍坼水西東。千裡月來催夢。
鄰老心情未艾,如花眉壽堪同。
消寒圖上候東風。長笛一聲初弄。
18、丙戌臘八阻風策口
明代:黃衷
江路邅回還策口,簿書傍午且華顛。
光陰流轉此何日,郡邑嗷嗷非有年。
隔舸香糜晨饌玉,挾風殘雪晝飄綿。
土階蓂草孤根老,望斷青陽楚岸邊。
19、臘八日武陵山中送獨露上人還雷峰參天然和尚
明代:楊晉
曲唱誰傢嗣阿燈,新篁今喜汝重能。
霜迷武岫人難別,雪凍玄崖屐好登。
依義笑同狐鬼壘,棲陰嗟與蝶螟朋。
憑將毒鼓敲雲日,放得心安法亦藤。
20、慶清朝慢壬子臘八同毛大可陸藎思先生沈禦泠陸雲士章天節柳靖公吳瑹符諸子宴集
清代:俞士彪
紅酒催詩,綠波泛斝,千秋空想芳蹤。
誰知今朝歡宴,我輩重逢。
薄暮門前雪霽,小梅枝上月朦朧。
瑤席敞,氍毹座軟,橙橘香濃。
人世上,嘉會少,百年裡多半,紛冗匆匆。
且須相忘少壯,共話情悰。
座上不衣自煖,陽春先到畫堂中。
明朝看,當筵新詠,還是誰工。 123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