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重陽諺語

重陽諺語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重陽諺語

深秋九月,即公歷的10月。雖是“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的時節,但“其容清明,天高而晶”,其色金黃,其谷歸倉,萬民所樂也。節日過後,天氣轉冷,各種昆蟲開始蟄居,各種病菌、病毒不易流行,人們有盼康樂過冬。因而農諺說:“九月九,傢傢有”。又接著說:“過瞭九月九,大夫高操手”。

每年的重陽節,差不多在“寒露”“霜降”前後。暖空氣逐漸衰退,冷空氣長驅直入,造成一次比一次氣溫下降的物候現象。“自古長安西風雨。”隻要西北風一刮,雨緊接著就來瞭,自然形成“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天氣。

重陽時節能否落雨是大傢關心的事。一是北方夏糧作物的播種在這個時候;另外人們常常以重陽之雨晴預卜冬日之旱澇。經過長期總結的“寒露天雨,百日無霜”“夏至有雷三伏冷,重陽無雨一冬晴”就是這個意思。民間則直截瞭當地說:“重陽不雨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可見重陽落雨對舊時靠天吃飯的農民是祈盼的,喜歡。“瑞雪兆豐年”,冬季雨雪多少,對來年莊稼的豐歉將起重要的作用。

吃瞭重陽飯,不見單衣漢。

吃瞭重陽糕,單衫打成包。

重陽無雨一冬幹。

大雁不過九月九,小燕不過三月三。

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京)

這是在北京地區流傳的一句農諺,其意思是說在重陽節當天是大晴天,那麼在冬季的時候可能是冷冬,氣溫會比較的寒冷。而如果在重陽節當天是陰雨天,那冬季則會比較的暖和。

重陽晴,一冬晴;重陽陰,一冬冰(蘇)

這句農諺主要是在江蘇地區流傳,其字面的意思是說,重陽當天是晴天,那整個冬季都會以晴天為主。如果是陰雨天氣,那冬季的雨雪比較多,自然氣溫比較低,天氣也比較寒冷。

重陽無雨一冬晴(蘇、浙、鄂等)

這是在很多地方都流傳的一句農諺瞭,其意思是說在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當天是晴天,沒有降雨,那麼整個冬季會少雨雪,也是以晴天為主,很有可能還會出現旱情。

重陽無雨,九月無霜(皖)

重陽無雨,冬至多雨(湘)

這句農諺是非常準確的。其意思是說在重陽這天如果不下雨,那冬至前後的雨水則比較多。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贛)

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閩)

重陽有雨,下年雨缺(陜)

過瞭重陽節,一怕霜來二怕雪(鄂)

吃瞭重陽糕,夏衣就打包(南京)

九月重九,登高飲酒(潮汕)

吃瞭重陽酒,夜活帶勁揪(揚州)

九月九,風吹滿天哮(風吹即為風箏之意,九月風大,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臺灣)

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半冬幹。(哈爾濱)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