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百鳥衣節

“百鳥衣” 是苗傢人不老的傳說。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就流傳著“百鳥衣節”這個古老的節日。在桿洞鄉,苗傢每年都會歡度這個盛會。

苗傢人無論男女老少,個個身穿節日盛裝,精神飽滿,圍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們興高采烈地奏著悠揚悅耳的笙歌,苗妹們身穿五彩斑斕的“百鳥衣”,圍著蘆笙翩翩起舞,用燦爛的笑容和曼妙的舞姿向人們展示苗族同胞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良好祝願。

“百鳥衣”是苗族代表服飾之一。傳統百鳥衣的主要材料有土黑亮佈、土珍珠、五色繡花帕和白色鳥羽絨。每件百鳥衣有土珍珠六十八串,每串九顆,共六百一十二顆;每串珠子末端垂吊十根羽絨,共六百八十根;加上各色絲線繡成的花邊花帕,圖案有機地排列組合。其手工之精巧、色彩之斑斕,堪稱苗族服飾中的精品。

百鳥衣男裝包括上衣、背心、頭巾、腰帶和綁腿;女裝有上衣、披肩、腰帶、飄帶、百褶裙和腿套。縫制百鳥衣,首先用各種顏色的絲線在寬窄不一、長短有別的佈條、佈片上挑繡出花草、魚蟲、鳥獸、蜜蜂、蝴蝶等圖案,用百鳥羽絨紮成一小束一小束,並串上薏米殼或小玻珠;然後分別將繡上圖案的佈條、佈片以及小束羽絨或鑲或吊掛在衣服的肩背、衣腳、衣袖、飄帶、百褶裙等各個部位。圖案有序排列,顏色相互交錯,真可謂百色羽絨飾邊的錦繡盛裝。

幾百年前,在苗族聚居的桿洞鄉,一個叫哥紅的後生,為瞭反抗剝削、壓迫他們的山主,率領苗族同胞與山主展開瞭殊死鬥爭,最終將山主趕走。從此,苗胞們就擁哥紅為王。哥紅有個妃子,逢年過節,常穿著親手制作的美麗的百鳥衣去踩堂,參加聚會。

苗胞們認為這種服飾是吉祥和美麗的象征,競相效仿制作,並在重大的節日和聚會裡穿著,從此,百鳥衣被當地民眾當成吉祥的象征,競相效仿,一直流傳至今。正月十二這一天,當地民眾身著百鳥衣盛裝,吹笙踩堂,祈盼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逐漸形成瞭一個節日,就是苗傢的“百鳥衣節”。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