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蘆洲東勝村南瓜節

蘆洲東勝村南瓜節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三,是惠城區蘆洲鎮東勝村最熱鬧的日子。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歡聚一堂,排著長長的隊伍,以東勝人特有的傳統形式,敲鑼打鼓,舞獅放鞭炮,來紀念他們的先祖趙侯爺。相傳,蘆洲南瓜節已有600餘年歷史,日前入選我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瓜節為何是農歷二月十三這天,其內涵是什麼?帶著這個疑問,筆者訪問瞭村中老人。略知多少。據說,蔡屋建村已有六百多年,有村初時,我們村並非單一蔡姓,而是蔡、趙、候三姓人同居一村。稍後,又有朱、陳兩姓人傢遷來。時光流逝,物是人非。也不知何時何因,趙、候、朱、陳四姓後人已陸續外遷,此時的蔡屋村才是純碎的蔡屋村。早先五姓人同住一村時,常因地界或牲口糟蹋農作物而結怨。忽有一年,趙候二姓聯姻,次年農歷二月十三日,正是南瓜盛長時節,即誕下一八斤男嬰,此嬰與眾不同,黑發、濃眉、目似銅鈴、鼻峰高崇、大嘴巴、國字臉、聲如洪鐘、手長過膝。上燈起名“趙侯公”。此趙候公確非凡人,三歲不足已滿腹經綸,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四歲剛至,已習百傢武術。文武雙成後,趙候公身配七尺青龍寶劍,騎一匹純白黑肚馬。威風凜凜,煞氣騰騰。趙候公所到之處,小鬼逃之夭夭,閻頭王也懼怕三分。

村民的結怨在趙候公精心遊說後,早已心平氣和,左鄰右舍,和睦相處。民風淳樸,夜不閉戶,平安大吉。

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百年好。趙候公七歲那年,外族百餘人進村滋事。趙候公眼看來者不善,即執劍起馬,挺身應戰,但見趙候公怒目圓瞪,張口大嚎,聲如霹靂,橫沖直撞十餘回合,死傷者不計其數,釋數覆沒。正當趙候公凱旋歸來時,忽然向後長嘆一聲,倒於馬下。村民們急急請來名醫,但終因過於疲勞,回天無力,英年早逝也。

為表彰趙侯公的大恩大德,村民們修廟立牌,並將趙候公雕成神像,安座廟中供奉。

從那以後,村民們每逢農歷二月十三日(趙候公生日日),都會置辦三牲、香火、燃放爆竹,祭拜趙候公。

每隔三年,全村集中大祭,由村中名望主持,選購最大的豬隻,生雞,草魚,香火,爆竹;俯身大拜。大拜後,由六位二十出頭後生,將趙候公神像安坐於花轎之中,後生抬起花轎,樂師鳴鑼開道,巡遊全村,一路上爆竹聲不絕於耳,一派喜氣洋洋。

自那以後,偶有惡人來犯,剛到村口,便見一英俊年少武士手執七尺青龍寶劍,立騎純白黑肚馬,怒目圓瞪,寒光逼人,橫於路中。來犯者一個個嚇的呆如木雞,更有膽小者,早已屁滾尿流,渾身發抖不戰自退瞭。來犯者哪裡知道此乃蔡屋村趙候公顯靈護村也。

幾百年來,蔡屋村人總把趙候公引以為榮。在趙候公保佑下,我們蔡傢丁財兩旺,人才輩出。

成立理事機構管理善款財物

每年南瓜節,東勝村每傢每戶就會殺雞宰鴨,宴請親朋。移居城市的村民、過年沒有回傢的外出務工村民,也會回來東勝村過南瓜節,熱鬧氣氛賽過年。

“和傳統的鄉間祭祀活動不一樣,通過南瓜節,村民們還會更瞭解鄉情,更熱愛傢鄉。”20多年來,東勝村給南瓜節註入瞭更加文明健康的內涵,南瓜節期間會在村裡放電影,還舉行拔河、唱歌、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近年來,南瓜節逐漸演變成為公益唱主角的活動。”南瓜節上,東勝村村民們自發地增加籌款環節,村民們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捐獻財物作為活動經費,所捐財物現場公佈。為瞭更好地管理善款財物,東勝村成立瞭南瓜節理事機構,費用除瞭每年用於南瓜節活動的開支,剩下還用於村裡建設,比如修橋、鋪村道、維修宗祠等。南瓜節理事機構每年還會拿出善款,獎勵村裡考上大學的學子。

建資料庫並讓南瓜節進校園

“南瓜節不僅在村民中產生好的影響,也引起瞭社會上很多的關註。”林春玲覺得,東勝村南瓜節既能凝聚村民的鄉情、親情,也能讓大傢有機會瞭解傢鄉,支持傢鄉發展,這樣的民間傳統文化活動尤其值得繼承和發揚。

“南瓜節已經入選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很值得高興的事情。”早在2012年,蘆洲鎮政府便制定瞭保護發揚南瓜節的五年計劃。希望用五年的時間,培養出年輕一代的南瓜節傳承人,並建立南瓜節相關資料庫,讓大傢可以更加系統全面地瞭解南瓜節。同時,制作有關的教學教材,讓南瓜節走進校園,成為蘆洲鎮的地方教育特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