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福建莆田端午節采“午時草”習俗

福建莆田端午節采“午時草”習俗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在莆田市,每逢端午節都有不少民俗活動,而以五月五日這天最多。其中之一就是在這天清晨,傢傢戶戶采集“午時草”,到午後煎湯,人人沐浴,然後換上夏裝。

這是一種古老的風俗,古時稱“浴蘭湯”。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王逸註:“蘭,香草也。”意思是在祭祀神靈之前,必須用香草煎成的“蘭湯”沐浴,使自己潔清。《大戴禮·夏小正》:“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大意是在端午節那天采集香草煎湯沐浴。因為五月是“惡月”,洗浴可以驅邪避毒。莆仙至今保留瞭這一風俗。

午時草是人們在端午節那天到野外采集的各種青草。一般不拘泥於某幾種,但其中要有香草,如菖蒲、艷山薑(粿葉)、埔薑(俗稱慕香)等。除瞭青草,還要采一些樹枝樹葉,如枇杷、桃、番石榴、柑橘、柚等,這些樹的枝葉大都帶有香氣;還要有作物,其中有帶莢的黃豆植株。可知“午時草”代表香草。洗幹凈煎湯後,香氣馥鬱,加入熱水中,用於洗澡。

用午時草沐浴,不僅僅為瞭洗去污垢,搞好衛生,更重要的是為瞭滌除穢氣、驅邪,使身體潔凈,然後才可以祭神。相當於屈原詩中所說的“浴蘭湯”。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在莆仙,午時草也用於人生儀禮。

嬰兒出生滿月那一天要用午時草(前一個端午節留下的)沐浴。洗潔凈瞭才可以抱去拜神靈、祖宗。舊時嬰兒出生滿一個月才洗澡,所以這是入世第一浴。

新郎新娘在結婚的前一天要用午時草沐浴,因為結婚典禮上他們要拜天地。

人死後在穿衣入殮之前要給予午時草沐浴,這是人生最後一浴。這麼一洗,能夠去極樂世界的人就可以安心直接前往。

由於午時草在莆仙民俗中的重要用途,每年端午節,人們總要留下一些,曬幹備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