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福建寧德霍童“二月二”燈會

福建寧德霍童“二月二”燈會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農歷二月初二,我國民間素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意味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而每年這一時節,也是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最為鬧騰喜氣的時刻瞭。傳統的“二月二”燈會千年不衰,流傳至今。

霍童“二月二燈會”,可追溯到隋朝。據記載,隋諫議大夫黃鞠為避隋煬帝迫害,遷徙咸村,後與早年定居霍童的姑丈朱福易地而居。為報答姑丈情誼,黃鞠就在每年農歷二月初一姑丈誕辰之日舉行燈會活動。白天表演高蹺,傍晚舉行紙紮、鐵技、線獅、舞龍等遊藝。後人為瞭緬懷這位水利工程先驅在此所的貢獻,將“二月二燈會”習俗沿襲至今。

後又演變為霍童全鎮“四境”,每境表演一個晚上,共4晚,稱為“小迎”。並且逢五年為一輪,稱為“大迎”,“大迎”當年,各境要再重復舉行一次,燈會延續數晚,構成瞭霍童一道獨特的民俗風景。

在眾多的表演中,最受大傢歡迎的莫過於被譽為“中華一絕”的“霍童線獅”瞭。隻聽“砰”的一聲,幾頭重達30多公斤重的“獅子”在人力拉著的遊街舞臺上,開始瞭“爭鬥”。“獅子飛穿”“獅子搶球”“獅子吐聯”“小獅退球”……鬥到酣處,一團急火在臺前騰空而起,雙獅扭身避讓,在人群頭頂與舞臺之間飛竄,叫“好”聲此起彼伏。舞獅臺上硝煙四起,三隻大小不一的線獅起騰挪躍、左右翻閃,時互相嬉戲、時群起搶球,詼諧輕巧的各色動作,引人入勝。而在獅椆後,拉索師傅憑借良好的腰功、腿勁、臂力和熟練協調的技能,大展身手,猶如一場精彩的武術套路表演,獨特的風格、奇妙的技巧,無怪乎霍童線獅能成為當地老百姓心目中首屈一指的民間絕技。

霍童作為歷史文化名鎮,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霍童線獅和紙紮,堪稱中華一絕,線獅的動作和表情太逼真瞭,紙紮的人物、動物造型栩栩如生,都巧設機關,動作麻利且細膩,並糅和瞭現代的電、光、聲技術,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