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甘肅景泰傳統節習俗

甘肅景泰傳統節習俗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景泰縣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地處黃土高原與騰格裡沙漠過渡地帶,為河西走廊東端門戶。

景泰傳統農歷節日有:

春節為最大的節日,傳統從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至正月十五日止。進入臘月,人們競相購置年貨,景泰城鄉排演社火。

臘月二十三,晚上在鍋臺擺設糖果、灶幹糧(烙餅)、焚香化表、叩首,送灶娘娘上天,祈祝“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從即日起,徹底打掃房屋院落,拆洗衣被,宰殺豬、羊、牛、雞,蒸燒各種面食,磨制豆腐。

臘月三十叫除夕,貼春聯、年畫、門神、五福(用鐵器鑿成,類似剪紙,並有“福祿禎祥祉”字樣的五色門箋),掛燈籠。米缸、水缸貼“春”字,牛羊騾馬豬雞欄貼“六畜興旺”,車輛貼“出入平安”,門扇上貼“加冠”、“進祿”等,以期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傢宅安泰,招祥納福。

晚間,到郊野或大街焚燒紙錢,祭先禮神,燃放爆竹,叫“接先人”或“接神”。子夜時分,燃放爆竹煙花,叫辭歲,並接灶娘娘回府。晚輩向長輩叩首拜年,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合傢吃年夜飯,有水餃、長面,寓合傢團圓,幸福綿長。年夜飯後,啃豬蹄、豬骨頭,吃豬頭肉,謂“咬鬼”。全傢徹夜團聚談娛,不寢不眠,叫“守歲”或“熬壽”,取“不困”、“長壽”之意。

正月初一,凌晨,在神祖前上香,明燈,鳴炮。吃包子、餃子,即吃元寶。相互拜年。景泰農村給牲畜掛紅,全村男女老少趕牲口、羊隻按“喜神”方位,到村外田野焚香膜拜,鳴放鞭炮,祈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吉祥如意,叫“接喜神”或“初行”。

正月初二,出嫁婦女回娘傢拜年,夫婿兒女陪伴做客。

正月初三,五佛、正路、大安等地人們到祖先墳塋祈神拜祖。

除夕晚迎神祭祖處,焚香點燭,燒紙錢,放爆竹,叫“送先人”或“送神”。

正月初五,社火開始演出。此日,吃蕎面攪團,稱“填窮坑”。

正月初七,為“人七日”,吃長壽面。“七不出,八不入”,初七、初八忌出行。

元宵節

正月十五,景泰城區主要街道、廣場、公園張燈結彩,城市鄉村社演秦腔、京劇等各種文藝節目。景泰社火隊走街串巷進城演出,有龍燈、獅子、旱船、高蹺、高臺、鐵芯子、太平鼓、腰鼓等,鑼鼓喧天,彩旗翻飛。入夜,焰火四起,鞭炮連天,熱鬧非凡。此日,蘆陽城關、東關一帶大街小巷燈火輝煌,傢傢門前置放炭火堆,全傢大小從傍晚到子夜圍坐其旁,一直炭火熊熊,象征“一傢火”的興旺景象。大街醒目處紮松柏彩門,五光十色的燈炮點綴其間,引人註目。正月十七日,彩燈取下,社火停演。

正月二十三日,在街巷放七堆麥草,排成一行,點燃後,大人小孩爭相躍火堆,燎病祛邪。

從正月初一起,以自然天象占卜人與其它生物吉兇及農作物豐欠。有“頭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的蘿卜十二的蔥,十三的茄蓮梗壟上蹲”的說法,如這天艷陽高照,惠風和暢,則預示動物或農作物一年興旺或豐收,反之,欠佳。

二月二 前一日炒各種麻麥,男子理發、留須。

清明節 掃墓祭祖。

端午節 吃粽子,小孩戴荷包綰花線繩,門窗插柳枝。

中秋節 以瓜果、月餅供奉月亮,傢人團聚,親友互贈月餅。

重陽節 為老年人節日。

冬至節 吃麻腐包子,為亡人燒紙錢送寒衣。

臘八節 臘月初八,清晨煮雜米飯,摻合肉臊子,攪成糝飯,名“臘八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