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嶽陽汨羅江國際龍舟節
嶽陽是龍舟運動的發源地。早在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抱石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當地百姓聞訊後,紛紛引舟搶救,呼喚屈原,並向江心拋散粽子、包子等食物,求水怪不要吞噬屈原。為紀念這位世界文化名人,以後每年這天,人們都要在江上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活動,並且傢傢戶戶懸掛艾蒿、菖莆、放雄黃炮、喝雄黃酒,用以避邪。這種活動一直延續到今天。
自1987年起,在國傢體育局和國傢旅遊局的大力支持下,嶽陽市開始在南湖組織舉辦集體育、文化、經貿、旅遊於一體的大型龍舟節(賽)活動,該活動被國傢旅遊局確定為中國面向境外市場的23個重要節慶活動之一。
龍舟文化已被全球華人、華僑所認同。現在,龍舟文化活動擴展到世界許多地方。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加拿大、德國、英國、南非、瑞典、俄羅斯、美國等國也擁有瞭龍舟競賽項目,使龍舟賽成為一項世界性的文化旅遊活動和現代體育活動。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龍舟賽事“尋根問祖”,先後在“龍舟之源”的嶽陽舉辦瞭10次國際性龍舟大賽。海內外近1000傢有影響的媒體先後報道瞭在嶽陽舉行的龍舟賽事實況。國際龍聯執行主席麥克、北美洲龍聯主席蘇珊、中國龍舟協會主席路金棟等1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龍舟團體負責人曾先後來嶽陽龍舟賽場觀摩。嶽陽是世界上舉辦高規格、高水平龍舟競賽活動最多的賽地。
“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端午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以來,汨羅市連續舉辦瞭多屆國際龍舟節。龍舟節堅持民俗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辦節宗旨,著力突顯端午文化和汨羅江地方民俗文化特色,以節會品牌推動地方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屈原以身殉節,沿岸百姓競相劃船打撈,並向江中拋灑竹筒飯,以防魚蝦、蛟龍吞噬屈原的軀體。次年,吊祭偉大愛國詩人的群眾性紀念活動——龍舟競渡,便在汨羅江下遊誕生(戰國中期人物禦舟帛畫的出土,佐證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此後每年端午,汨羅江上必定上演隆重而壯觀的龍舟競渡。這一風俗已流傳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性的體育活動。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呷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在汨羅江沿岸,逐漸衍生瞭草劃子競渡,劃幹龍船、彩龍船,龍舟競渡,吃粽子,懸掛菖蒲、艾草,飲藥酒,沐浴蘭草水,佩飾香包,鬥百草,踏青,辭節,喝薑鹽豆子茶,蚌殼戲漁翁等20多種風俗。深厚的龍舟文化,已成為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節慶名稱:端午國際龍舟節
節慶特色:相傳屈原在這天投江殉國,人們為瞭表達對他的懷念,端陽這天,嶽陽地區有供貼子(即獻詩,粘貼在門壁上,大都是五七言絕句)、紮艾人、掛蒿薄劍、喝雄黃酒、吃粽子、包子、戴香禳等習俗,尤其是龍舟競渡最有特色。
民彥道:“寧荒一年田,不輸五月船”,龍舟競渡爭先恐後的場面激烈,極具觀賞性。
節慶地點:嶽陽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
節慶時間: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上一篇:大暑的詩詞諺語
下一篇:湖南嶽陽洞庭湖國際觀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