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春節習俗

“歡天喜地辭舊歲,張燈結彩過除夕”

麻城人過年可是很講究的。別的城市一般來說隻註重兩個年;即元旦和春節;而我們麻城在這一點上是與眾不同的,我們過三個年“元旦,臘月24(小年),春節”。元旦在我們這個地方不是怎麼特別的重視,而臘月24和春節之間也比較近;所以我們這裡從臘月24開始便算進入過年狀態瞭。過年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最大的喜慶節日,所以我們麻城在過年前開始就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各種風俗習慣和地方的傳統工藝文化相得益彰,充分的襯托出瞭節日的喜氣。

俗話說“大人愛種田,小孩盼過年”。這是以往的看法。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都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人們再也不必為瞭每天的三餐飯而忙於奔波,生活的壓力大大的減輕。所以大傢都希望在這個舉國歡慶的節日裡能放松一下,因此大人、小孩都盼望著過年。

到瞭臘月23號大傢基本上都放下手中的活,單位也都放假瞭。因為再過一天就是小年瞭,也就是臘月24日。我們這裡有個迷信的說法就是臘月24日接神,就是把天上的各路神仙都請到傢裡來供奉著。一是為瞭感謝天上的各路神仙在今年一年的照顧,才能使傢庭和和睦睦,事業順利;二是為瞭讓神仙們在明年能繼續保佑傢人,能驅鬼辟邪。供奉神仙當然得有一頓豐盛的飯菜,這正是小時候盼望過年的原因之一。這頓飯一般的情況下都會安排在晚上,而且吃飯還有個規矩,就是等飯菜全部上完瞭之後要坐在旁邊等上半個小時才能吃,因為要等神仙們先吃,神仙們吃完瞭我們才能吃。這頓飯我們這地方叫做“談年飯”。

臘月24以後,就進入新年的準備階段啦!打糍粑,做肉糕,炒瓜子花生糖果,很多兒時喜愛的食物都會做來,因此,臘月24過瞭人也覺得特別欣喜。

在臘月24到大年30的這段日子裡可是空前的繁忙,因為大傢都張羅著過年。大街上人山人海,人們正忙著購買年貨,添置新衣服。各種小販的叫賣聲也是此起彼伏,絡繹不絕。當然最吸引人眼光的還是各地鄉村藝術團隊在街上表演的舞龍,劃紙船,玩花燈等等。這些都烘托出瞭節日即將到來之前的那種喜氣洋洋的熱鬧氣氛。

過年吃的,穿的,用的,燒的;都是很講究的。在這裡跟大傢介紹一下我們這地方的過年必需品。吃的:豆腐(臭的,炸的,皮子,矸子),肉糕,糍粑,瓜子(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糖果,魚丸子,幹魚,老母雞,綠豆丸子,槌魚,其他的根據經濟情況而定。抽的:就是煙瞭,這是最能體現身份和經濟情況的。喝的:酒,米酒,糖茶。穿的:能新就新,隻要新就行。用的:燒紙若幹,鞭炮若幹,蠟燭(紅蠟)若幹,木炭若幹(取暖用的),春聯,門神。其中很多吃的東西都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哦。

到瞭大年30大傢該準備都準備瞭,該忙的也都忙完瞭。但是還有一件事情必須做,那就是上墳祭祖。在我門麻城一般都是大年30的一大早去給自己的祖先燒香,燒紙錢,磕頭。表達自己對先人的懷念與哀悼。當然這上墳在我們這裡規矩也不大一樣,麻城以西的一些鄉鎮一般都是在正月15的時候才去上墳燒香;而麻城以東的地方則是我上面說的大年30的早上去上墳。

到瞭下午4點至5點的時候傢傢戶戶就都忙著貼對聯和門神,掛燈籠瞭。這貼對聯也有個規矩:一般來說我們貼對聯都是用紅色紙寫的,因為紅色代表著喜氣;代表著吉祥。但是如果傢裡有人逝世瞭的話那這對聯的貼法可就不一樣拉。據說傢人逝世的頭年要貼白色的對聯,門神也要跟對聯的顏色一致;到瞭第二年就要換成黃紙寫的對聯:到瞭第三年要換成用綠色紙寫的對聯。這就是我門所說的“三年大孝”。聽說在古代對這還要講究一些,如果傢中死瞭人;傢人要帶孝三年,如果是在朝中做官的話就要停職三年,回傢戴孝。三年期滿方可官復原職。貼門神也是有著他的一定意義的,門神的形象一般都是以古代的一些有名的將士,將軍或是勇猛的人物為主的。其作用是為瞭驅鬼辟邪,保護傢人平平安安的。

帖完瞭對聯和門神大傢就進入瞭大年30的主題瞭,也就是吃“年夜飯”我們這裡又叫做“團圓飯”。這團圓飯可是有講究的,首先最先吃的是餃子,這餃子可是很特別的哦。在一個餃子裡包上一個硬幣然後跟其他的餃子放在鍋裡一起煮好。等端上來後,大傢就開始吃餃子拉;誰先吃到這個有硬幣的餃子就代表明年一定會發財。其實這隻一個吉祥的象征而已罷瞭。一傢人團團圓圓的圍著一張圓桌子,品嘗著美味,談論著這一年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況。小孩子則說下這一年自己的學習情況。。正每個人都要說上那麼幾句,談談這一年的收獲。一傢人高高興興邊吃邊聊,這一刻大傢都充分的感覺到瞭傢庭的溫暖,感受到瞭親情的可貴。吃過瞭年夜飯,長輩門便給孩子門發壓歲錢;同時也要給逝去的先人門上香,上供品。30日晚上都要通宵,叫做:守戲,主要也是燒香上貢品,一直到天亮。要維持著香火不熄滅。而且這天晚上要把傢裡火爐裡的火燒的特別的旺一直要維持到大年初一的上午。30晚上12點的時候傢傢戶戶都要到門口放鞭炮,煙花。放鞭炮的時間越長越好,響聲越大越好。整個城市的上空被各種各樣的煙花照耀的五彩繽紛,十分漂亮。人們期待著在下一年能象這爆竹和煙花一樣,紅紅火火,五彩繽紛。

到瞭初一,天才剛剛亮,大街小巷早已是熱鬧沸騰。傢傢戶戶都出來拜年瞭。初一一般都是給傢人,鄰居,單位同事,領導以及附近的一些朋友拜年。到瞭初二就是給自己父親這邊的親戚拜年拉,比如說叔叔,伯伯拉這些親戚。初三,給自己母親這邊的親戚拜年,也就是表親。女子隻能才初四以後才能出去拜年,這是以前的規矩,現在早就沒人執行瞭。初4至正月15是給一些比較遠的朋友拜年問好。

拜年還有些規矩,去人傢傢裡拜年不能說一些忌諱的字或詞,比如不能說死,不能說斷,這些不好的字和詞都不能說。否則主人會不高興的。還有不能晚上去拜年,不能從人傢的後門進去拜年,走錯瞭門不要緊,順便恭喜一下。晚輩拜年得跪下,同輩握拳作揖就行。 12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