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海南過年吃齋菜的民俗

海南過年吃齋菜的民俗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美麗富饒的海南島,春節的習俗很多,初一吃齋,就是諸多習俗中的一種。

小時聽爺爺說,舊時吃齋要求很嚴,初一全天都得吃齋,不得沾半點葷。吃齋時,全傢人身穿新衣服,圍著八仙桌,長輩給晚輩挾菜,邊挾菜邊說些祝願的話,如挾茄子時會說,我儂吃瞭茄子,今年學習一定“茄”別人(比別人好的意思)。同樣,晚輩也可給長輩挾齋菜,並說祝爺爺健康長壽等等。

初一吃齋,源於何時,我沒考證過。聽爺爺說,是祖上傳下來的。

吃齋的菜有講究

吃齋的齋菜要求很嚴格,不是所有的蔬菜都能選上的。隻有茄子,綠豆腐,六薑(芥頭),水芹菜(種在水田裡的一種芹菜,根大又白,根可吃,是傢鄉的特產)等等。為何隻選這幾種齋菜?這是有原因的。原來,茄子的“茄”字,海南話是比別人好的意思。吃茄子象征著比別人好;水芹菜的“芹”字,海南話讀音和普通話“勤”字諧音,吃芹菜象征著新的一年工作勤勤勞勞,發財致富;六薑根多又白,很像壽翁的銀須。傢鄉人吃六薑,是連根帶葉一起全吃的,吃六薑,寓意著長壽,老人能活到像壽翁那樣,毛白須黃;豆腐嫩口無纖維,無牙齒照樣能享用。吃豆腐,也有一個美好的祝願,那就是,活到牙齒自然落光(古時傢鄉人認為,人活到無牙最長壽);豆芽的形狀很像壽翁,豆瓣像壽翁落光頭發的頭,有點彎的豆桿像壽翁的身子,吃豆芽也象征著長壽。

年末忙著備齋菜

每每年末,傢鄉人就要忙著備齋菜。記得小時,母親總是要提前幾天就把茄子買瞭,放在水裡泡。雖然是寒冬臘月,但海南的天氣熱,冬季照樣能生產茄子。我常常問母親,為何要提前買茄子,母親說,茄子是齋菜必備的,提前買放心,不然,碰上缺市,得一二塊錢一個茄子。我傢有水田,能種芹菜,每年除夕前,全傢人都忙著拔芹菜,洗芹菜,賣芹菜。弄芹菜的工夫多,得先從水田裡連根帶葉拔出來,然後弄到河邊、溝邊清洗幹凈,再上市賣。吃時,還要把水芹菜的小毛根弄掉,大白根留下吃。

齋菜要除夕夜炒

炒齋菜一定得用植物油。古時,齋菜炒好後,要端到正廳八仙桌上祭祖,並守歲。初一早上才開始吃齋。記得小時,我常站在灶前,齋菜一炒好,我就先吃。父親炒的芹菜,常常是兩種,一種是放鹽的,另一種放點糖,有點甜。我最愛吃甜的。

傢鄉的大年初一吃齋,歷史悠久,文化意蘊深厚,不但有釅釅的過年習俗韻味,而且還是科學的飲食習俗。因為除夕晚飯,都是大魚大肉,葷吃得多,使人有油膩感。初一不吃葷,專吃素,這就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瞭人的油膩感,初二後再吃魚肉,就會更香更美。這種過年吃俗,從科學飲食的角度來看,是一種最佳的春節飲食方式。難怪初一吃齋,能從古時流傳至今。

海南齋菜的寓意

海南人都應吃過齋菜煲,因為大年初一吃齋,是海南大多數地方傢庭的必做功課。那麼,你知道齋菜煲所用食材的寓意嗎?

發菜,寓意發財,財源滾滾日進鬥金。

甜菜,甜甜蜜蜜,生活美滿。

水芹,勤勞肯幹,力塞人困不死(勤快人餓不死)。

青蒜,能說會算,不會吃虧。

蕎頭,蕎與海南方言的較諧音,寓意較別人強,比別人厲害。也有文章說是茄子,應是筆誤,齋菜煲裡沒茄子,海南人過年也很少吃茄子。

慈菇,海南方言除舊的諧音,辭舊迎新之意。

刺粉,粉絲的一種。寓意細水常流,會持傢興業。

金針,黃花菜海南叫金針,寓意有財,傢底殷實。

木耳,海南話稱貓耳。俚語雲:耳貓貓(耳皺皺),聽母話。教人盡孝。

甜竹,腐竹的一種,寓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黃豆幹,條狀、染成黃色那種。寓意金條,手裡有貨才是硬道理。

花生,長生果,祝福傢人健康長壽。 12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