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過年習俗
過年的習俗歸納起來,大致有貼對聯,團圓飯,發送紅包,穿新衣,拜年等。這時不論是在外留學或者是在外打工遠在異地的傢人都會趕回傢裡團圓。
一、小年“辭灶”
臘月二十三這天被定為小年,也就意味著年開始瞭,小年的主要的任務就是“辭灶”。
所謂“辭灶”,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依稀記得奶奶在送神(灶王爺)的時候,嘴裡念叨:“灶王爺,上西天,騎馬去,坐轎來,隻說好,不說歹,過瞭7天再回來。”這是有講究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北方農村,灶王爺(紙像)在大年三十那天,被供奉在廚房灶臺的墻面上方。這一供,就是一年,也就是到來年的臘月二十三,被送往西天。這裡的送往,就是將灶王爺(紙像)燒瞭,燒的時候,嘴裡要念念有詞,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奶奶送神時說的。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糖瓜,小時候盼望著春節,也就是盼望著小年的糖瓜瞭。糖瓜就是一種糖制品,白色的,做的樣子像南瓜似的,很小,很甜。在將灶王爺送上天之前,先用糖瓜供奉一下,同時在灶臺上也供奉一些豆子和柴草,豆子和柴草是供奉給灶王爺的馬的。
為什麼用糖瓜來辭灶呢?這是因為,在民間流傳著,每傢的灶王爺在被送往西天後,他都要向玉皇大帝報告每傢的情況,報告這傢的生活情況,有沒有糧食浪費呀等等,傢傢戶戶的灶王爺因為在這傢住瞭(守護)瞭一年,對這傢的情況很瞭解。為瞭讓灶王爺上天後隻說好話,就用糖瓜來祭灶,因為糖瓜很甜呀,用奶奶的話說,就是甜住瞭灶王爺的嘴,他就會和玉皇大帝隻說這傢的好事,不說壞事瞭,來年呢,這傢生活就會很好。
還有一點就是在這一天傢傢戶戶蒸粘糕,供奉灶王爺。粘糕有粘玉米的,糯米的、粘高粱的,裡面加上棗,據說蒸粘糕也是為瞭粘住灶王爺的嘴,以免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
二、三十請“神”
三十這天,傢傢戶戶都早起,這一天比較忙活,吃過早飯,女的在傢裡忙活,男人就帶著孩子出門請“神”。
所謂“請神”,就是去往祖墳方向的路口,對著祖墳方向,邀請神(自己已逝的父輩及祖輩的故人)回傢來過年。
小時候在老傢過春節,心情甭提多高興瞭,因為這一天,小孩子都可以穿過年的新衣服瞭。然後就是跟著父親去請神,這一天的程序大概是這樣的:早飯過後,傢庭主婦就開始把上貢的貢品準備好,多數是饅頭、菜,還有的上豬頭貢,或者貢上一隻雞,女主人在準備貢品的時候,男主人就帶著孩子們貼對聯、掛傢譜、貼全神,等這一切做好瞭,男主人就可以帶著孩子們去請神瞭。
請神前,要在傢裡帶上香和鞭炮,拿著請神的一張符,這張符,是一個文官的畫像,講究“文接武送”,到瞭請神路口,要放鞭炮,把文官的像燒掉,請回自己傢的祖輩以及神仙。放完鞭炮,要把香點著,一路上拿著香,帶著自己傢的神沿路回傢。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路上一定不許去串門,也不能走叉路,要按去的路原路走回來,這樣才能把自己傢的神請回。回到傢,要把“攔門杠”放在大門口,把香插在自傢供臺的香爐裡。這樣今天的任務就完成瞭。但是,香火絕對不能斷的,等這支香燒完後,要馬上插入另一根,這樣繼續下去,直到大年初一折供(撤供)。有的傢在折瞭供之後,香火依然繼續著,持續到正月十五,有的傢就在初一折供後撤瞭。
關於“攔門杠”,就是一支木杠,長度要達到自己大門口那麼寬,然後上面用紙錢裹住,再用紅繩紮住,據說是為瞭擋住別人傢的神來自己傢過年。
小時候,跟奶奶過年,奶奶是很講究的,總是囑咐我很多,不許我亂說話啦,不許我喝冷水啦,不許我在年三十這天和初一這天的白天睡覺啦(據說這兩天白天睡覺的話,一年委靡不振,昏昏沉沉,很懶),不許把水灑在院子裡啦,不許當著傢譜和全神像大聲喧嘩啦……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奶奶希望我上香,奶奶是這樣解釋的:女孩子上香,會給自己覓個好婆傢。於是乎,請神回來,不等那支香燃盡,我就立馬去換另一支,這樣一支一支接下來,奶奶希望我用短香換,那樣會多拜拜神(多磕頭)。我那時候很聰明,選高香,很長的哪種,因為這樣可以很長時間換一次瞭,不過,我還是很用心的,每次換香的時候,我都是嚴肅的對著傢譜和全神像,換好香就磕頭,小時候換香時,心裡默念:希望我學習更好,希望考入好的大學……大一點過年的時候,我就誠心的對這神說:希望能賜個好婆傢……三十這天下午的時間,就是包餃子瞭。包餃子的時候,記得包一個糖的,一個錢(鋼蹦)的,據說,吃到糖的,這一年就會心情甜蜜,吃的有錢的那一個,這一年會不缺錢,也有說這年能賺錢……年三十晚上,合傢團圓,一起吃年夜飯,然後就觀看春節晚會,或者村裡有活動的,就是放花呀,敲鼓打鑼,放燈。
關於“放燈”,就是除瞭放花,放炮仗之外,村裡組織的隊伍,在遊走到每傢傢門前的時候,要給這傢的門前放一堆棉籽皮皮制作的可以燃燒的東西,這就類似傢門前的長明燈,因為那棉籽皮皮要燒好長時間呢。小時候,爺爺總是跟著這放燈的隊伍走下來,因為爺爺是村裡的鼓手,長大後,放燈不再那麼隆重瞭,就在重要路口放花,放炮仗等等瞭。
還有一點,就是年三十晚上要“撒歲”。所謂撒歲,就是將芝麻桿灑在自己的院子裡,意味著生活如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也將歲撒開,意味拋卻煩惱憂愁。
已經很多年沒在老傢過瞭,記憶裡的年,應該還是這樣過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