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元宵節民俗
揚州民俗專傢葉尚鼎說,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有很多民俗;延續至今,有的保存下來,也有的漸漸湮滅。
吃元宵、看燈會、猜燈謎
“上燈圓子落燈面”,昨日很多揚州人的餐桌上,都擺上瞭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葉尚鼎說,正月十三吃元宵,主要是因為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都在收拾行囊,準備再次出發瞭。這時候吃元宵,代表傢人一起團聚的意思。而正月十八吃面條,則代表著全年傢人都福壽綿長。
看燈會,也是一項熱鬧的活動。全傢老少,一同在街道兩邊欣賞花燈,其樂融融。葉尚鼎回憶說,之前揚州的燈會是極繁盛的,後來衰弱瞭下去;進入新世紀以來,看燈的地方又多瞭起來。以前都是傢傢戶戶的傢長給孩子紮花燈,尤以兔子燈、蛤蟆燈居多;但現在給孩子紮花燈的傢庭已經越來越少瞭,因為在市面上買盞花燈很方便。
猜燈謎的活動也很繁盛。葉尚鼎分析說,揚州燈謎和其他地方還略有不同,那就是文化味道很足,常以詩詞歌賦入謎。還有的是“動作謎”,就是按照謎面做出相應的動作,就能得到獎品。這些現代都可以看到並參與。
送高燈、請九姑娘、放野火
葉尚鼎說,還有一些元宵節民俗活動,現在已經很少看到。
比如說“送高燈”。以前倘若有姑娘出嫁卻還沒有懷孕的,娘傢就要在元宵節前夕,送一盞麒麟燈或是蓮花燈到婆傢,這叫送“高燈”,希望能夠早生貴子。
還有一種叫做“請九姑娘”。九姑娘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淳樸善良,可惜被迫害而死。元宵節期間,全傢人都聚在佛龕前面,請九姑娘來預測來年的兇吉。同樣的,還有用米粉捏成五谷、牲畜的模樣,供奉在佛龕面前,希望來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在城市近郊,農民們還會用火把點燃路邊的枯草,叫做“放野火”,認為放完野火,傢中就不會失火瞭,還會看火苗的顏色,來預測來年是旱是澇。
註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中國大運河高郵段及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8個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
上一篇:小雪:醃菜醃肉好越冬
下一篇:酒泉瓜州(安西)賽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