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老虎節
老虎耍一耍,傢傢門前耍一耍。好的好的要進來,壞的壞的要出去。金銀財寶要進來,五谷豐登要進來。六蓄興旺要進來,七災八難要出去”。這是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村彝族羅羅濮支系的人,在每年正月初八到十五的傳統“虎節”期間,老虎的扮演者進宅驅邪送富時扮演山神的人所誦的詞。
羅羅濮是彝族眾多支系中的一支,他們自稱“阿羅”,現生活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內的就有20多萬。“羅羅”在彝語中有老虎或勇敢之意,“濮”則有族或人的意思,按照彝語的意思解釋“羅羅濮”是“虎族”或“虎人”的意義,他們認為自己是虎的後裔。是老虎給他們帶來的吉祥幸福的生活,因此每年正月他們都沿襲著跳虎舞的民俗,並成為麥地沖村彝族人一年中最為隆重的節日之一。有關專傢認為,虎舞是彝族古代虎圖騰的遺風,是研究古代彝族文化的活化石,現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逐漸受到國內外人類學、民俗學傢的重視。
“羅羅”在彝語中有老虎或勇敢之意,“濮”則有族或人的意思,按照彝語的意思解釋“羅羅濮”是“虎族”或“虎人”的意義,他們認為自己是虎的後裔。是老虎給他們帶來的吉祥幸福的生活,因此每年正月他們都沿襲著跳虎舞的民俗,並成為麥地沖村彝族人一年中最為隆重的節日之一。
每年農歷正月初八至十五,雙柏縣法鎮小麥地沖彝族民眾都要舉辦相關活動以示慶祝,最著名的就是表現老虎生活習性的12套虎舞和表現生產勞動的一系列舞姿。
作為原始文化遺存,彝族“跳虎節”的圖騰儺舞,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為民族學、民俗學、宗教學、儺學等學科研究提供瞭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跳虎節”是現今遺存的虎圖騰崇拜的一種祭祀性舞蹈,是彝族古儺儀的珍存。它模仿原始人類生產、生活和人類繁衍等一系列動作的舞蹈,以此來祭祀自己的祖先,反映彝族樸素的崇虎宇宙觀。
雙柏彝族虎文化節
雙柏彝族虎文化節(又稱跳虎節),是雙柏縣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以山清水秀,神奇美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和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而著稱雙柏縣位於雲南省楚雄州境內。
自2007年起,為弘揚民族文化,讓世界瞭解雙柏彝族虎文化,和更好的宣傳雙柏,雙柏縣人民政府舉辦瞭首屆“中國雙柏彝族虎文化節”,從此對外推廣並提高瞭這一古老彝族傳統節日知名度。
彝族崇拜虎,自詡是虎的民族、虎的後代。彝人以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虎死瞭以後化成的。虎頭化天頭,虎尾化地尾,虎皮化地皮,虎血化奔騰的江河湖海,左眼化太陽,右眼化月亮,硬毛化森林,軟毛化青草,肌肉化肥沃的土地,骨頭化連綿起伏的山梁。虎神是萬物之神,是彝人共同的祖先。“跳虎節”就是接虎祖的魂回來和彝人一起過年。
雙柏彝族虎文化節期間,彝族同胞將展示神秘古樸的“祭虎”儀式和“三笙”(老虎笙、大鑼笙、小豹子笙)文化。表演者披上畫有虎斑紋的坡氈,臉、腳、手繪上虎紋,化妝為虎,在黑虎頭率領下跳各種模擬生產、生活、生殖的舞蹈。並時進行品嘗雲南美食-虎鄉長街宴、千人笙舞狂歡、滇中陀螺王大賽、民族歌王大賽、民間物特產交易等活動。
上一篇:壯族六一花飯節
下一篇:廣東東莞民俗:七夕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