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人很註重新年的團聚,本來大散四地的傢人朋友們,一到新春佳節都會如潮水般回籠到自己的大傢庭裡,一起忙活氣氛濃重的節日,很是熱鬧。
開平這裡的新年應該從年廿五就要開始準備瞭。
準備新年是一件很煩人的事,但這種煩人的事情能跟至親至愛的傢人一起分擔的話,卻變成瞭一副祥和的畫面,畫面中眾人的笑容告訴你,他們隻是在進行一個快樂而興奮的遊戲罷瞭。年廿五到年廿七這幾天裡,就要準備年貨過年。這裡沒有年夜逛花市的習慣,所以一盆桔子和幾盆鮮花都會在年廿九之前買好,圖個大吉大利、花開富貴的意思,過瞭年廿八就不會再買這些瞭。
廣東就有句“年廿八,洗邋遢“的俗語,就是說在年廿八那天要把傢裡弄得幹幹凈凈的,好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這樣的大掃除通常都得全傢總動員,女的負責洗唰唰,男的就要發揮他們的男子漢精神—搬重的,洗高的。
到瞭年廿九,就是要準備最後的努力瞭,貼春聯、對子,是每傢每戶都要做的一道工序。跟所有的廣東人一樣,比較註重“意頭”,門口上、墻上都得貼上寫滿吉祥話的對子、春聯,把傢裡帖的紅紅的,增加喜慶氣氛。有錢一點的人傢還會買上燈籠、閃燈之類的裝飾品,把傢佈置的象春節晚會那樣子,煞是隆重!還會準備一些橘子、新鮮蒜苗以及小紅包,將這三樣東西用紅線紮在一起,掛在門楣、床頭、車上等等地方,寓意吉利和辟邪。
年三十,是女人們最繁忙的時候,準備一頓豐盛的團年飯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啊。現在城市人都喜歡在飯館上訂上一桌,樂得清閑自在。但是遵循傳統的還是大部分人的選擇,特別是在農村就更不用說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雞和鵝是年夜飯必備的菜肴,還有的就是其他應節又有意思的菜式,如蠔油生菜(生意興隆)、發菜幹蠔(發財好市)、燜豬手(橫財就手)、白灼豬舌(順順利利)等等。會一邊吃一邊說上這些吉祥話,挺有意思的。女人們雖然說燒菜弄的自己焦頭爛額的,但是看到傢人們相聚一堂、歡聲笑語的,相信心裡除瞭說不出的高興外就沒有他感瞭吧,畢竟一傢人團團圓圓,開開心心才是最重要的。
吃過年夜飯,年輕一輩就喜歡在外面轉轉,或者放放煙花爆竹什麼的(隻有農村那裡可以)。在晚上,隻要你願意仰起頭來,你都能看到黑幕上綻開的一朵朵或大或小的煙花。炮竹聲不斷,鑼鼓聲不斷,喜慶音樂不斷,當然笑聲更是不斷,這是農村新年裡晚上的一大特征。而叔叔阿姨輩的就喜歡晚上打打小麻將,或者開個棋局對戰開殺。老人傢就喜歡圍在一起聊聊傢常,嗑個瓜子這樣子。在村裡一路走過,每個畫面都會讓人會心恩慰地露出笑臉。不禁說上一句“新年真好!!”
到瞭年初一的凌晨,就是12點一過,如果你還沒睡的話,就會聽到由遠到近的爆竹聲此起彼伏不斷,一聲聲囔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如果你還在街上的話,看到的將是一群群的孩子拿著一大疊卡片大小的紅紙條挨傢挨戶送財神的畫面。他們會停在一戶人傢門口,大聲喊著“財神到,接財神”,然後那傢主人就會出來,拿出紅包去換那些寫著財神二字的紅紙條。有些有毅力一點的孩子,會從晚上12點送到早上的7、8點。當然那收入對一個孩子來說,還是挺可觀的!
新年初一是最熱鬧的一天,開平人初一都不會去探親的,要等到初二才去。年輕的早上一起來去跟爸媽拜瞭年,討瞭紅包。就會出去玩瞭,周圍走走。看到年長的結婚瞭的,拜個年,說上幾句吉祥話準沒錯,都會收到大大小小的紅包,走一圈回來,口袋通常都會滿滿的,不亦樂乎。早上還會有醒獅賀歲,就是村裡的或者是其他村的青年舞動獅頭,打起鑼鼓,給每傢每戶拜年,這樣的活動會一直持續到初三。婦女們早上就忙這拜東拜西的,祈求新的一年裡傢宅平安,風調雨順。早飯一過,大傢就會各找各的樂子去瞭。
初二開始就要去探親拜年瞭。拿著個籃子,裝上禮品水果之類的,去親戚傢去瞭。逗留的時間很短,現在傢長都會把探親交給孩子們去,孩子隻要接到紅包就會走人瞭,有時快的話,一天可以走十多處親戚,平均每傢坐上15分鐘左右。很形式的一種拜年方式。
開平的習俗是必須要開瞭年才能在傢裡洗頭發,才能掃地。所以如果要到初五初六才開年的人傢,他們的孩子的發型都會很前衛的。年輕人的話就會去發廊洗高價頭。
春節活動在十五才會結束,但很多人在開瞭年,吃瞭開年飯就會轉入正常的生活狀態去瞭。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