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僑鄉廣東省臺山市的水步鎮,有一個地方叫山口圩,每年的重陽節期間,這裡就會舉辦牛肉節,屆時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每年重陽節,臺山人都會迎來一個熱鬧的傳統節日——水步牛肉節。臺山市水步鎮山口墟,歷史上就有重陽節吃牛肉的民俗活動。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是水步鎮一個傳統的節日,就是水步鎮重陽牛肉節,而山口圩就是牛肉節的主會場,越接近重陽節這裡就越熱鬧:圩道兩旁搭起瞭臨時的買賣、煮食攤位,有賣牛肉的、吃牛肉的,賣小吃的,還有賣風車風箏等重陽應節品的,一路走過,很有節日的氣氛。自從2008年水步鎮政府正式舉辦第一屆大規模的牛肉節以來,這一傳承瞭100多年的民間傳統開始逐步走上規模化和規范化的道路。
牛肉節最初隻是一天,後來逐漸擴展為兩天、三天、四天,近年又有突破,長達六天左右。牛肉節一般從農歷九月初四開始一直持續到初九,在這幾天裡,山口圩所有的空地都擺上牛肉攤檔,席位達上千,牛肉誘人的香味彌漫在天空中。
據說,每年的牛肉節宰殺的牛少則幾十頭,多則幾百頭,而牛肉的款式也多種多樣,有牛骨湯、牛腩蘿卜煲、黃豆炆牛骨等。食客從四面八方湧來,除瞭本地的外,還有江門、新會、廣州等珠三角地區的,甚至港澳、美加等地區,現場人聲鼎沸、熙熙攘攘。一些華僑在外多年,但始終念念不忘傢鄉的牛肉節,有時可以看到一位滿頭銀發的老華僑和傢人聚在一起共嘗牛肉美食;有些人在臺山經商,於是也帶著一傢大小來體會牛肉節……
節日起源
水步鎮山口墟牛肉節由來已久。相傳清光緒乙末年,水步橫水族人在西頭坊村側興建北帝廟,重陽節這天在山口墟宰瞭一頭牛為工匠加菜,剩下的牛肉則由眾人自由購買。有一大江鎮沙浦人蔡氏買瞭二三斤牛肉回傢,其母適患重病,危在旦夕,吃瞭幾塊牛肉後病癥減輕,不久就好瞭,此奇事遠近相傳。從此之後,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趕山口墟、吃山口墟牛肉祛病除痛,祈求吉祥便成瞭當地的民俗。
山口圩盛況
所謂的山口圩,就隻是幾個村子之間的一塊較大的空地,周圍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基礎建設也相當簡單,僅僅在地面鋪設水泥,也沒有崗寧圩、梅傢大院那樣富麗堂皇的店面,鄉道兩旁用竹子搭上瞭一個個臨時銷售檔口。小小的山口圩,有約100個牛肉檔口,銷售著剛剛從附近屠宰場當場宰殺的新鮮牛肉。還有琳瑯滿目的各類牛肉小吃、牛肉大排檔,當然也少不瞭本地土特產、水果、玩具、工藝品等各種商品。
在從水步中學通向山口墟的小道上,來往人流絡繹不絕,人聲鼎沸,熙熙攘攘。來此的遊人、食客除瞭臺山本地人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開平、新會、恩平和江門市區,遠的還有來自中山、佛山、廣州等地。在山口墟集市上,已臨時搭建瞭數十個專吃牛肉的大排檔和賣牛肉的檔口。那些大排檔,檔檔座無虛席。檔口上也隨處可見討價還價的購買牛肉者。在大排檔周圍,還有100多個應節而設的賣風車、玩具、水果、雜貨等小攤檔,五光十色。
據瞭解,牛肉節期間的集市分為早午晚三市,但重點在晚上,通宵開市,平均每天遊人達2萬人次,而最旺的當屬重陽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