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山東夏至習俗

山東夏至習俗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

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瞭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傢生活的情趣。

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伏日這天,山東民間都要改善飲食,膠東東部都吃面條,長島民謠:“立秋(餃子)入伏面。”招遠吃水餃,無棣習慣吃面條、豆湯和面棋子,鄒城喜歡喝冰水,有的人還到嶧山山洞裡避暑。

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瞭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說:“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瞭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後是種秋菜的季節,有“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之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