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打小人”是中國傳統風俗之一,曾經廣為流傳,現隻多見於香港客傢及非客傢聚居區。每到驚蟄日,神婆們便裝備十足應客人要求將“小人”痛打一番,務求新的一年事事順意。驚蟄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百蟲因此又應聲而起,四處覓食。中華先民驚蟄日會手持清香,煙熏傢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蟲蟻。這個習俗後來被延伸為驚蟄日開始,“小人”愈來愈多,更演變成不順心者便如拍打蚊蟲般拍打對頭人,此即“打小人”的前身。
驚蟄打小人的同時,香港客傢也祭老虎求平安。驚蟄日又稱作“白虎開口日”,白虎乃民間兇神之一,也於驚蟄期間四出覓食,大傢為求平安,便在驚蟄日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用紙繪制成一隻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豬血喂之,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寓意其吃飽後不再咬人。時至今日,這已變成打小人的一部分,意謂在祭白虎之後,小人不再張口說人是非。
又一說白虎乃百獸之王,驚蟄日拜祭白虎,便能夠鎮壓害蟲及驅除百邪千害,免除毒蟲之禍害。相傳驚蟄日這天,於白虎面前打小人,小人便會被白虎制服,以後再也不能興風作浪。拜祭白虎儀式最重要的便是預備一隻老虎,把肥豬肉貼在老虎頭上,再用豬紅及肥豬肉供奉,因為相傳白虎十分喜愛吃豬的。
“小人”是指那些喜歡挑撥離間,惹是生非的人,亦可象征無故惹來的是非或惡運,而通過打小人的儀式,以祈求消災解困,化險為夷。打小人的用品,主要有小人衣紙一份包括一對男女紙人、一隻白老虎、金銀、香燭及祭品,祭品包括:豬肉(用來祭祀白虎)、花生、生果、酒水、雞蛋及五色豆等。此外,亦有一些打小人的,會用紅紙剪成一些紙鎖鏈、紙剪刀及紙尖刀等,用來懲治小人。此外也印有豬、蛇,朱雀、銷鏈及掃帚的圖像各一。據說豬是懶惰小人的象征,蛇是心腸狼毒的象征,虎是殘暴小人的象征,朱雀是搬弄是非的象征,銷鏈是用以將小人銷著,而掃帚是用以將小人掃掉。
打小人的最佳時間是驚蟄日傍晚七點,地點則一般在陰暗的地方進行,例如橋底。在香港,銅鑼灣及灣仔之間的鵝頸橋便成為瞭打小人的熱門聖地。每逢驚蟄,都有不少神婆前往當地的土地廟、橋底進行打小人活動。
打小人就其目的而言可分為事前預防的消極性巫術與針對特定人士的積極性巫術,就其儀式則為模擬巫術與接觸巫術之混合。
整個打小人儀式可分為八個部分:
一、奉神:準備好所需的物品之後,就把它們放在路邊,之後就可以開始打小人瞭。首先燃點香燭對神供奉,假如適逢酬神的日子,人們亦會帶備金豬、燒肉、雞、紅雞蛋等供品來酬神。打小人的神婆多邀請觀音菩薩,以企望觀音附身,使打小人變得更為有效。
二、稟告:接著把男女小人衣紙取出,並剪成心目中那個小人的形狀,講究的話,可剪貼上眼睛、鼻子及口舌等。在小人身上寫上小人的姓名或時辰八字及地址,如有照片或衣服物作更佳。
三、打小人:利用各種象征物如委托者或施術者之鞋、宗教象征武器甚至是香枝或香煙等毆打、傷害小人紙。小人紙分為小人紙、男人丁、女人丁、五鬼紙等。親自打小人者,一般脫下正穿著的鞋子,用鞋底將小人痛打。打瞭一會兒後,就把紙剪刀放在小人的口舌上,意思剪其舌頭,令它不能再搬弄是非。接著又把紙尖刀放在小人的肚子上,代表剖其腹,取其黑心挖出來,接著再用紙鎖鏈,把小人腳鎖著,不準他到處亂走。然後繼續用鞋把它痛打一頓,口中念念有詞,例如“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無得透(呼吸);打你隻小人手,等你有手無得鬱(動);打你隻小人腳,等你有腳無得走……”等等咒語。
四、祭白虎:若在驚蟄日打小人則須祭白虎。以黃色的紙老虎代表白虎,紙身畫有黑色斑紋,口角則畫有一對獠牙。祭祀一般是使用小塊生豬肉沾上豬血,放入紙制白虎口中(喂紙老虎),當老虎吃飽後便不會再傷害人。而拜神婆亦會以肥膩的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紙老虎口中充滿油水,使其不能再張口傷人。有些地方祭完白虎之後會將紙制白虎燒掉或用銅劍將紙制白虎的頭切掉。
五、化解:將一切污蔑、災害等象征物如芝麻、豆子等小物體或燒紙船、百解靈符等火花,以消災解厄。一般是打完小人後,就把紙老虎壓住紙小人,連同小人衣紙一同火化,把五色豆撒向燃燒中的小人衣五鬼紙中,或撕爛撤向山坡下公路旁或埋於泥土中,整個打小人的過程就完成瞭。化解小人就是將一切污穢、災害、兇險等不吉利的東西消除。其中最常見的方法是撒芝麻、綠豆、紅豆、黑豆、花生或米等,目的就是要讓小人走散。另一種常見的方法就是焚百解靈苻、解災紙、紙船、路票、神魂執照和解災紙都是希望消災解難所用的符疏。紙船是用來將不吉利的東西載出大海。而路票與神魂執照都是用作超渡鬼魂,希望其不要再來騷擾。其祝詞為“等他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逢兇化吉……”。
六、祈福:祈福許願就是希望從此趨吉避兇、轉行好運。祈福最常見的方法是接貴人,以紅色的貴人紙為委托者祈求貴人幫助。例如拿起貴人紙在空中舞動或在事主身上揮來揮去,或把單貴人及單祿馬貼在墻上。單貴人是一張剪成人形的紅紙,其頭部有時作雙金錢的形狀,代表貴人。貴人可以帶給事主福氣。貴人是騎著綠馬而來。單祿馬是一張剪成馬形的綠紙,象征著“祿馬扶持”、帶給事主財富的意義。其祝詞為“打完小人接貴人,貴人扶持,得心應手,橫財就手,想什麼得什麼……”。接著將小人紙和貴心紙一起貼在墻上。貴人紙頭上腳下,而小人紙是頭向下腳向上地貼在貴人紙下,象征著貴人將小人踏於腳下加以控制。
七、進寶:將元寶、金銀紙等焚化供奉鬼神。
八、擲筊:將兩個半月形,一面平坦、一面向外彎出的“筊”擲出。兩塊平坦向上則為“陽筊”,俗稱“笑筊”,兩塊都向下則為“陰筊”,一下一上為“聖筊”。出現“聖筊”則表示儀式完成。
打小人志在發泄情緒,讓那些無故惹上是非或受瞭委屈,又無從發泄的人,透過這種活動來渲泄情緒,所以打小人隨瞭由專業的小人婆主持外,亦可以自己親身落場,打得痛快,亦有減壓及平衡心理的作用。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