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傢人的“七夕水”
在很多客傢地區,都有“七夕節”裝“七月七水”的習俗!
據說,“七月七水”功效神奇,可以用於治療中暑、感冒、痱子、疔瘡等疾病。
每年七夕節,老人們都會準備水桶,然後奔向小溪、山坑邊或者河邊裝“七月七水”。
客傢人認為七月七水能治皮膚病,有什麼損手爛腳、皮膚腫癢(包括麻風)等,若七夕能去河裡浸泡一會,身上的皮膚病就會自然痊愈(麻風病除外),萬試萬靈。所以很多人一般都會一早到河邊、山坑邊打水!
據年長的老人稱,“七夕”節的“七月七水”終年不會變質,存放的時間越久,功效就越好,具有清熱解毒、去濕消暑的作用。因此,在客傢地區,傢傢戶戶基本上都會備上一兩缸來“傍身”,深受大人和小孩的歡迎!
客傢民俗專傢稱,七月七水可以保存十年,水質都不會變壞,不會生蟲,非常神奇。
在過去,由於醫療衛生條件落後,客傢人喝保存的“七夕水”,用於治療中暑、感冒、痱子、疔瘡等疾病。
為什麼七月七水不會壞?
相傳農歷七月七日仙女七姐下凡日,七姐下凡救濟凡人灑仙水,隻要那天到井裡或山坑去把水裝進容器保存起來經過多年也不會變質、不會生蟲,並且不用煮,七月七水配合蜂蜜有清熱解毒之效。
相傳,在七夕那天,仙女會下凡到河裡洗澡。因此,客傢人自古就有在七夕泡“七夕水”和儲藏“七夕水”的傳統習俗。取到的水被稱作“七夕水”“七月七水”,裝一瓶“七月七水”在傢,據說可以保佑自己一年平安順利,去河裡泡水則可以辟邪、治病、延壽、沾仙氣。
民國時期,挑“七月七水”習俗最盛。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載:“陰歷七月初七日,民謂是日寅、卯未通光之前,仙姬下河沐浴,此日天水之味,較平時格外清冽甘爽,可以治病長壽。因此人人皆分外早起,爭往河中取水,竟有全夜不睡者。三更以後,街市中即有人行走之聲與水桶之聲,追至天明,滿街水濕淋淋,如下雨一般。所取之水,以凈甕盛之,以待逐日之用。”
傳統習俗認為,“七月七水”有神效:用來染佈,佈發亮並永不褪色;用來制醋,醋清酸爽口,可長期保存而不變質,名為“七醋”,以前副食商店多以“七醋”之名出售酸醋;用來釀酒,酒味香醉,可作保健飲料,名為“長壽酒”;用來洗發,發黑亮不脫落。
以前,每年一到農歷七月七,客傢人都會呼朋喚友、集結一傢老小去河裡泡仙水。無論是路上的、水裡的,都人潮湧動,整個場面都頗為壯觀。人們不分男女老幼,紛紛下河暢遊,不下水的則坐在岸邊,則把腳伸進水裡浸泡。
關於七月七水的一種說法是,相傳七夕的前一天晚上(即農歷七月初六)是牛郎與織女一年一次的相會時間,可是相會時間就隻有一個晚上,於是在黎明破曉之前他們必須分開。在分開的時候,織女會傷心地哭泣,她的眼淚落到人間,化成瞭雨,即為七月七水。
七夕節儲水,是客傢人一種特殊的風俗習慣,人們認為用七夕水洗浴,能夠消災除病,強身健體,對於體弱多病的小孩子,大人們通常會在七夕這天,拿一根紅頭繩打七個結,然後套在小孩子脖子上,乞求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七夕水能清涼解毒且經年不腐是否有科學依據,我們不得而知。但在七夕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老百姓汲取七夕水,並由此來紀念亙古不變的愛情,倒也不失為一道獨特而美麗的民俗風景。
上一篇:客傢人春節吃什麼菜,大有文化
下一篇:客傢立夏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