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大寒習俗

大寒習俗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大寒由來

大寒,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過瞭大寒,又是一年(農歷)。”大寒過後即立春,又開始新一年的節氣輪回,正所謂冬去春來,隱隱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小寒大寒凍成一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時節,天氣以大風、低溫為主,地面積雪多日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北宋著名理學傢、詩人邵雍《大寒吟》雲“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鐘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大寒氣溫

大寒時節,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此時,北方平均氣溫一般在零下2-4度,最低氣溫零下14-17度,極端最低氣溫可降至零下20多度;而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這一時期降水稀少,氣候比較幹燥。常年大寒節氣,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量僅較前期略有增加,華南大部分地區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隻有1至5毫米。

大寒物候

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古代,人們把母雞孵小雞,稱為“雞乳”。意思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瞭。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三候中最能說明大寒天氣寒冷的是“水澤腹堅”: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又厚又結實。

大寒習俗

1、大寒迎年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春節)”。大寒和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相接近。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佈新,灑掃庭院,準備年貨,書寫春聯等,到處充滿瞭歡樂的節日氣氛。此外,舊時大寒時節還常有人爭相購買芝麻秸。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 “歲歲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大寒迎年”的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但主題基本上是圍繞“祭祀”展開的,其中一些風俗尚存。大寒所在農歷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最早源頭就在這裡——祭祀的月份。所以,祭祀是大寒節氣後古人最緊要,也是必須要做的事。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漢朝應劭《風俗通義》“臘”條交代得很清楚:“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2、尾牙祭

“做牙”,亦稱“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做牙有“頭牙”和“尾牙”的講究,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瞭農歷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全傢人坐在一起“食尾牙”。但對雇工來說,尾牙可不好食,因為雇主往往會在餐桌上決定雇工來年的去留,故有“吃頭牙粘嘴須,吃尾牙面憂憂”一說。尾牙餐很豐盛,硬菜少不瞭一隻雞。過去不好明說解雇,便用雞頭示意,雞頭朝誰表示解雇誰。因此一些好心的老板會將雞頭朝向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雞頭,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傢後也能夠過個安穩年。

3、老北京吃“消寒糕”

“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種,吃“消寒糕”的習俗在北京由來已久。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有溫散風寒、潤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選擇在“大寒”這天吃年糕,還有“年高”之意,帶著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所以老北京的習俗中大寒這天,一傢人分吃年糕,既帶著吉祥味,也能驅散身上寒意,所以稱為“消寒糕”

4、南京人喝雞湯

到瞭寒冬季節,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瞭燉湯和羹。大寒已是農歷四九前後,傳統的“一九”一隻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傢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裡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5、廣東吃糯米飯

大寒來臨,廣東民間有吃糯米飯的習俗。大寒時節,傢傢戶戶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糯米飯,拌入臘味、蝦米、幹魷魚、冬菇等,以迎接傳統節氣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禦寒滋補功效。此外,安徽安慶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大寒養生

大寒天氣寒冷已極,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安靜,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

註意保暖,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早晚室內通風換氣,多喝白開水,以補充體內水分。

飲食方面應多紅色食物,不僅有禦寒作用還能防治感冒。紅色食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含血紅素的肉食品和肉制品,如牛肉等;一類是顏色鮮艷的果蔬類,如南瓜、胡蘿卜、紅薯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