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 南寧端午節

南寧端午節

分類:作者:平哥日期:2021-11-12

南寧端午節與各地一樣,源於紀念屈原,卻又獨具地域民族特色。

節日當天,南寧人傢在門口掛上菖蒲、艾草之類的香草,食用爽口、清涼的南寧五月粽,以祭奠先賢。

南寧五月粽,俗稱端午粽,又稱堿水粽、涼粽,是遠近聞名的端午食品。涼粽用糯米摻和堿水做成,為瞭增加爽脆度,有時還加入少量硼砂、豆蓉,用草繩捆紮,箬葉包裹,煮熟置冷。粽身呈半透明嫩黃狀,沾紅糖漿或白砂糖食用,甜而不膩。

節日期間,南寧人還走到戶外,欣賞遠近聞名的龍舟競渡。

每年五月初一前後,邕江中上遊往往會連續發好幾場大水。這幾場大水,南寧人稱之為“龍船水”。“龍船水”使江面暴漲,江風激浪,更增添瞭龍舟競賽的驚險和刺激。

南寧市各城區、縣,在端午到來之前,即開始舉行龍舟賽選拔。

各地選拔賽,多在其附近水域舉行。右江下遊、左江下遊、邕江下遊,都有龍舟選拔賽。群眾擠滿兩岸,紛紛為本地龍舟加油。在河流中賽龍舟,既要逆水而上,到達上標之後,又要轉彎掉頭,而後順水而下,回歸起點沖刺奪標。掉頭過程中,在“龍船水”的沖擊下,往往會導致龍船傾翻,數十人一起落水。因此端午龍船競渡,最考驗技術。

傳統南寧龍舟決賽多在穿城而過的邕江中段進行。獎品為一整頭燒豬肉和一壇燒酒,但要想獲得卻並非易事。首先要講究齊心協力、力度耐力,再加上舵手會看水勢,熟識水流河道。逆水時,選擇水流較緩的水路;順水時,選擇水流較快的水線。另外,還須講究龍船的建造結構、鑼鼓手的指揮和槳手劃槳的動作。因此每年獲得冠軍的隊伍,均非等閑之輩。

2004年,經國傢體育總局批準,南寧端午龍舟賽正式上升為國際大賽。賽場也移師到南湖舉行,賽道為標準直線式,變成純粹的競技賽事,獲獎難度更高,比賽更加精彩激烈。

比賽之前,所有參賽龍船都敲打著輕快的鑼鼓點,搖旗吶喊,遊弋到主席臺前,由貴賓或德高望重者給龍船點睛:取“畫龍點睛”、“破壁高飛”之意。點睛者用朱砂給每條龍的雙眼都點上朱紅色,鳴炮慶賀。龍船致謝離開,進入賽道。

發令槍響,10多條不同顏色的龍船劈波斬浪。眾槳齊劃,猶如數十具龍爪同擺。龍尾敲鑼者指揮劃槳的節律,龍頭鼓手擊鼓鼓舞士氣。舵手口呼吆喝,先聲奪人。龍船隨著槳手劃槳,飛躍疾進。

龍舟大賽雖在五月,但南寧已很炎熱。累瞭,吃碗槐花粉,最來精神。槐花粉是南寧著名的解暑食品。槐花粉由米、槐花、黃糖做成膠漿,將膠漿煮熟成糊,在竹篾容器中反復揉搓擠壓,加入堿水使其變成鮮黃。然後,用篩網過濾,將槐花粉糊逐步滴漏到涼開水中凝聚,就做成瞭著名的槐花粉食品。可用湯匙小口享用,亦可仰頭一飲而盡,涼爽至極。

龍舟賽事時間長達兩天。從早到晚,欣賞比賽,餓瞭,享用南寧粉蟲是最佳選擇。粉蟲以半熟的米粉團,手工搓於竹篾筲箕背部而成蟲形,有的染成五彩花樣。食用時放在蒸籠裡用猛火蒸透熟,拌以黃皮醬、蘇梅醬或者香油、醬油等,方便快捷、口感潤滑。

至2012年,南寧端午國際龍舟賽已舉辦8屆,有來自越南、菲律賓、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英國、澳大利亞以及中國香港、澳門地區等1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數百支龍舟隊參加。越南、菲律賓及南寧本地代表隊多次獲得該項賽事桂冠。

隨著南寧國際龍舟賽的成功舉辦,南寧端午節、南寧端午美食及南寧端午文化,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