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林業節
3月21日是世界林業節。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強、功能最完善的陸地生態系統。通過其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新鮮空氣等多種特殊功能,保護環境穩定,維持生態平衡。森林是生命資源,對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護森林、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人類共同的迫切願望。
聯合國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林業節”。這個節日是在1971年歐洲農業聯盟大會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議並得到一致通過。
同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正式予以確認。許多國傢根據本國的特定環境和需求,確定瞭自己的植樹節。
日本把每年的4月1-7日定為綠化周。綠化周包括工廠綠化日、荒山綠化日等。每逢植樹周,全國所有的公民都參加植樹,連天皇也不例外。從1951年起,日本把每年的4月3日定為“植樹節”。
第一屆植樹節以荒地造林為中心,以後又相繼舉行過火山灰地造林、海岸沙地造林、積雪地造林、山村和城市綠化、文化遺產地綠化等為中心的植樹節。
日本原是個少林國傢,現在森林覆蓋率高達65%。意大利1898年就決定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委內瑞拉1905年決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菲律賓的植樹節已有70多年的歷史,他們把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植樹節。墨西哥從上個世紀就開始瞭植樹節活動。1954年的法令規定,植樹節在每年的6-9月的雨季舉行。朝鮮規定每年4月6日為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每逢植樹季節,全民動員,全力以赴,實行分片包幹,包栽包活。法國每年3月為法定的綠化月,月末那天為植樹日,全國綠化這一天進人高潮。泰國為瞭使植樹節更加隆重,特把這個節日和每年的9月24日國慶節確定在同一天。英國每年11月6-12日在全國開展義務植樹周活動。塞內加爾每逢雨季一到,全國性植樹活動隨即開始,時間持續長達半年之久,是世界植樹節最長的國傢。
中國也是開展植樹節較早的國傢之一。1915年中華民國政府規定每年清朋節為植樹節。1929年又把它改為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因為這一天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一貫重視和倡導植樹造林,確定3月12日為植樹節表示人民對他的敬仰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