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守歲,傢傢戶戶要燒大火,初一的餃子稱元寶,出嫁瞭的女兒也能回娘傢團年……十堰市地處秦巴山區東段、漢水中遊,鄰近南北要沖襄陽,為東西南北交通要道。說起過年習俗,十堰也有獨特之處。
團年飯
什麼時候吃團年飯?十堰各地風俗不同,早餐、中餐、晚餐各有說道。
據《十堰民俗》記載,十堰人吃團年飯時,若哪傢當年有人逝去,團年時按輩分在桌子上放一套碗筷,以示死者回傢團年。因門神是攔鬼的,這年團年不貼門神,不貼紅對聯,貼黃紙寫的對聯。
舊時出嫁瞭的女兒不能在娘傢團年,《婚姻法》頒佈後,娘傢和婆傢都是直系親屬,兩傢實為一傢親,加上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過年娘傢和婆傢老人在一起吃團年飯的新風俗也出現瞭。女兒和女婿也可趕到兩傢團兩個年,誰傢團年飯早,先到誰傢吃團年飯。
團年飯菜很講究,比過喜事擺宴席還豐盛。桌上的菜有涼拌菜、炒菜、蒸菜、湯等,各種菜俱全。涼菜有涼拌黃豆芽、豬肝、牛肉、香腸、臘魚、雞爪子(為圖吉利叫抓錢手)、醃雞蛋和鴨蛋等。上涼菜的第一盤是黃豆芽,它的形狀像金黃如意,故名“如意菜”,取“年年如意”之意。炒菜有雞鴨和豬肉塊、豬腰花、魚等,葷素搭配。蒸菜即各種蒸肉,有八寶飯、紅薯丸子、蒸大酥、小酥、紅肉等。
湯有蓮藕熬豬蹄、牛羊肉燉蘿卜湯、山藥燉雞湯等,漢江河邊還有蒸盆魚、翹嘴鲌魚湯等。在竹溪縣,很多傢庭的團年飯上還會上一道美味的竹溪蒸盆。
菜上齊瞭,一大掛鞭炮點燃,在祝福聲中,全傢人歡聲笑語,團年飯終於可以開始瞭。
過去團年時,鄖縣喝老黃酒,房縣喝“白馬尿”,其它地方多喝苞谷酒。如今,生活條件好瞭,各種酒均有。於是,在傢長的帶動下,全傢觥籌交錯,歡聚一堂。
年夜飯豐盛,大傢吃得有滋有味。晚輩舉杯向長輩依次敬酒,祝長輩多福多壽。
過去團年飯宴席上有一盤整魚,隻能看,不能吃,等三天年過後才能吃。“魚”與“餘”諧音,整魚留下代表“年年有餘”、“有餘有剩”。這是對下一年的美好祝願。
包餃子
十堰人大年初一吃餃子,也叫“吃元寶”。因為餃子白白胖胖的,就像元寶。正月初一吃元寶,意味著“招財進寶”。
餃子不叫餃子,叫“元寶”,還有一個原因,與十堰流放文化有關。流放到十堰的王公貴族都受過驚嚇,總是提心吊膽,怕被殺死。餃子與“絞死”、“絞子”諧音,為瞭避免忌諱,叫“元寶”最好,故而流傳至今。舊時,大年初一吃餃子都是頭天晚上包好,包餃子是全傢總動員、齊上陣。
正月初一吃的元寶是福也是寶,咬下去是希望,吞下去是祝福。坐在桌上的一傢人,細細品味的是口福,有吃有笑是親情。
現在超市裡有速凍餃子,買幾袋下鍋很省事,雖說吃餃子有蒸、煮、煎、炸多種花樣,但比起過去在傢中手工包餃子的氣氛,實在差遠瞭。
洗膝蓋
老人們講,大年三十團年後,小孩子要洗膝蓋,洗瞭就會有錢收。
這一說法相傳是因為臘月天冷,小孩子怕冷不願意冼澡,大年下大人忙,又不便打罵小孩子,隻好用哄的辦法讓孩子洗澡。於是,大人說:“不洗膝蓋,明年出門就得不到錢。”小孩子信以為真,忍著寒冷去洗澡,而且自己用力洗自己的膝蓋。第二天大年初一,給祖宗們拜年,果然得瞭錢,“大年三十洗膝蓋”的民俗就流傳至今。 12